如今,在节假日远离城市的喧嚣,找一处农家乐,住农家院、品农家菜、看农家景,已经成为不少城里人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。不过,现实中还有一些农家乐“前门、后门排污”问题突出,一些标榜“生态”的农庄名不副实,排放之处成了臭水沟,油烟排放之处成了“黑土地”。农家乐该如何持久地乐农家?
从部分地区农民一家一户的探索起步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国内的农家乐已成“遍地开花”之势。与其关联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,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典范。一方面,这种新产业新业态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,挖掘农业的休闲体验功能,增强农业供给活力的同时,鼓起了农民的腰包,给他们带来满满的获得感。另一方面,亲近自然美景,欣赏乡村风貌,体验田园乡愁,也给城里人带来幸福感。据测算,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25亿人次,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.4万亿元。
然而,如火如荼的产业发展背后,农家乐经营模式单一、卫生质量差以及垃圾污水问题,也让不少人对农家乐望而却步。有部门的同志表示,当前农村污染中,农家乐、农庄的、、油烟、固体垃圾成为重要的污染源。
农家乐经营中的环境问题,既有缺乏科学规划、盲目开发的原因,也有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、处理“三废”缺乏有效手段的因素。当前,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农民、城市资本进入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市场的热情高涨,农家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引起重视。正在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,既要重视人居环境整治,也要关注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,既要整治“看得见的垃圾”,也得在改善空气、水、土壤质量等方面发力。
发展环境友好的农家乐,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,考虑环境容量。农业是绿色产业,农业的底色就是绿色,绿水青山是农村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。发展乡村旅游,建设农家乐,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,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。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,适度、合理、科学地开发,保护田园风光,保留原始风貌,保持乡土味道,防止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小版,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。
发展环境友好的农家乐,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应步步跟上。一方面,相关政府部门应强化基础,提供服务。针对农村环保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、农家乐经营者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等问题,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提供相应培训和指导。另一方面,相关部门也应创建门槛,加强监管。制定农家乐的环保准入标准,为经营者建设治污设施提供帮助,并在事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,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加大环境执法力度。
让农家乐告别污染、环境友好,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才能既让农民乐,也让游客乐,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魅力才会持久。